首页 常识

砖头怎么制作的(古代‘砖’的烧制工艺)

2024-12-03 10:25:56    100 次阅读

烧制砖和烧制瓦是一样的,用的也是黏土。

黏土一般有蓝、白、红、黄这几种颜色,红黏土多产福建和广东,而蓝色黏土则产于江浙地区。

用水把黏土和成泥,放在一个大坑里面,赶进去几头牛在里面踩踏,这样出来的黏土泥质地细腻,踩好的泥压实在木头砖模里面,用弦弓削掉上面多余的部分,脱模就成砖坯了。

砌墙的砖分为“眠砖”和“侧砖”,平铺的叫做“眠砖”,立起来铺的叫“侧砖”。有钱人家注重质量不计较成本,砌墙时都是用“眠砖”一层层堆上去的,包括城墙也是这种建筑方式。农民家里则是为了节省成本,一层“眠砖”一层“侧砖”堆砌,空余的地方用沙砾填满。

除此以外,古代的砖种类很多,用途也各不相同。铺地面的叫“墁砖”,砌墓穴拱门的叫“刀砖”。刀砖用的时候把一边削窄成刀刃一样,砖之间紧密排列,这样做出来的拱门多少年都不会坍塌。

墁砖的制作

墁砖的烧制方法是,砖烧制而成后工匠会把砖的四面都磨成斜面,墁砖的价格比墙砖都贵。刀砖的价格也不如墁砖。

砖的烧制方法

做好的砖坯进窑烧制,三千斤砖烧一个昼夜,六千斤砖烧两个昼夜。砖窑里面可以用柴火,也可以用炭火。柴火烧出来的砖是青灰色,炭火烧出来的砖是浅白色。


烧制砖时的火力也是有讲究的,火力小了烧出来的砖没有光泽,火力稍大,出来的砖有裂痕,火力过大,烧出来的砖则是弯的,并且断裂。火力的掌握全靠老师傅凭借经验从窑门观察的。

青砖的生成方法

青砖的烧制需要浇水,在窑顶上砌一个水池,每三千斤砖灌水四百斤,水渗透进窑里,高温蒸发,在水蒸气的作用下砖颜色逐渐变成了青色,同时也变得结实耐用。

古代的御用砖厂设在山东临清。

临清的砖是历史上出名的,当地随便往下挖一米多深就能看到红白黄的“莲花土”,这种黏土烧出来的砖十分耐用。临清舍利宝塔就是用这种砖砌的。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秒搜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