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常识

暑期自驾游第一站四川雅安的上里古镇

2024-12-16 08:12:13    100 次阅读

我们暑期自驾游第一站四川雅安的上里古镇

上里古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以北,东邻蒙顶山,西靠芦山,北临天台山,南到碧峰峡,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。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,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上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,更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

1935年6月-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在上里深入发动、宣传、组织人民群众抗日救国。以认真、德诚、紫光、崇安四个政治部的名义在石桥、石碑、石坊、石壁、石柱上面书刻了很多宣传标语和革命口号。革命标语内容以抗日反蒋、动员群众打倒土豪劣绅为主,语言通俗易懂。上里古镇境内尚存有红军石刻标语七十余幅,绝大部分集中在古场镇内,是雅安市境内尚存红军石刻标语最多的一个乡镇,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1935年6月至1936年2月,红一方面军经雅安在甲金山下的达维与红四方面军会师。一方面军继续北上,四方面军因受错误路线影响而南下。

红军在上里境内驻扎期间,为宣传党的方针、政策,成立名为“认真、德诚、紫光、崇安”等四个代号的政治部,并刻下七千多幅标语,如: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、共产党是穷人的政党、赤化全川、红军是穷人的军队、红军是北上抗日的主力军等。

红军离开后,当地群众用石灰和泥土将其石刻标语覆盖保护起来,解放后又将其覆盖物去掉,使这批珍贵的革命文物又恢复原貌。


文峰塔(塔基上有刻下的革命标语)


古镇标志性建筑物——文峰塔。文峰塔又称字库塔,建于清同治五年。塔下有字纸炉,为上里古代官宦人家和文人燃烧字纸之用,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殊习俗“敬天惜字”,生动体现了上里镇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繁荣程度。

紫光政治部在文峰塔基上刻下的革命标语。


石桥下的石刻抗日标语

上里古镇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,以及形式各异的古代、近代拱桥;著名的景点有"双孝节"牌坊、韩家大院、白马泉等,小镇夏无酷暑、冬无严寒,年均温度15°,气候温和、四季分明,四周群山环抱,森林覆盖率达85%以上,空气温润而清新,最佳的旅游时间是夏季。


双节孝牌坊建于清道光十九年。清廷为褒扬韩家姑媳二人守节,敕建旌表节孝牌坊。该坊结构为四柱三间十二翼出檐多脊,镂空石雕彩绘,采用当地优质石英红砂岩石建造。通高11.25米,进深3米,基座宽7.8米,出檐1.1米。坊上图饰花纹、历史故事、戏曲坊面、匾额对联等,自然古朴, 镌工精细,造型灵巧,栩栩如生,一只只飞禽走兽扬威于坊上,一组组戏剧场景展现在画壁之间。石坊建成后施石青、石绿、石红、金箔等彩绘。

双节孝牌坊

二仙桥,清乾隆四十一年(公元1776年)修建,石质,单拱,长15米,宽5米,高12米,跨度19米。桥面用石板铺成,桥中部饰锁石龙,头前尾后,与周围景色相映相融,桥西有建桥塔一座,记述了先后三次建桥过程。相传,第三次建桥竣工踩桥定名时,有两位乞丐阻拦,众人干涉,乞丐跃入水中,即刻显出两个石头,众人大众人大悟,便名为“二仙桥”,正所谓桥上是景,桥下也是景,水天一色,其乐融融。

二仙桥头的铁塔

二仙桥

游玩上里古镇,品川蜀美食,离不开雅安三雅之雅鱼。相传雅鱼乃女娲补天时从其身上遗落的宝剑入水所化,所以雅鱼天堂骨形似宝剑。以至于成为日后鉴赏雅鱼的“防伪标记”有剑则真,无剑则假。

红军饭店

雅鱼的天堂骨

达达面

上里古镇周边有很多民宿,离景区很近步行几分钟就到了,价格在200元左右(免10元停车费),条件还可以。雅鱼120元1斤包加工,味道鲜美值得一品。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秒搜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