楔子
松原市别称“伯都讷、新城”,地处吉林省西部、松花江上游和嫩江之间的松嫩平原,境内江河纵横泡沼众多,地势平坦开阔,松花江、嫩江、拉林河、查干湖等为当地的水产养殖提供了充沛的地理资源,是中国陆上第六大油田—吉林油田所在地、天然气储量也非常可观,动植物物种繁多分布有东方白鹳、丹顶鹤、白头鹤和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下辖1个区(宁江区)3个县(乾安县、长岭县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)代管1个县级市(扶余市),总面积22000平方公里(全省第五),常住人口216.07万(全省第三略高于四平市),2022年GDP总量872.75亿元(全省第三)属三省区七市交汇地带,与白城市、大庆市(黑龙江省)、哈尔滨市(黑龙江省)、长春市、四平市、通辽市(内蒙古自治区)交界。

松原市
松原市因油而建、因油而兴,地处北纬45度的世界黄金玉米带、黄金水稻带,是中国最大的杂粮杂豆集散中心,是吉林省西部中心城市、国家能源战略基地、东北冰雪旅游名城、吉林向西开放门户城市,是哈长城市群核心区域、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。这里是古扶余国、唐朝时期渤海国的腹地、在清代是宁古塔将军境内西部通往齐齐哈尔城的重要通道,这里还有查干湖、龙华寺、乾安泥林、长山明珠园、莲花源、宁江森林公园、哈达山、成吉思汗文化园等景观。
本文笔者将和大家一起了解查干湖畔松原市下面的1区3县1市概况,方便大家更全面的认识这里的风土人情。
宁江区
松原市市府驻地,下辖17个街道、4个镇、2个乡,总面积1313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61.94万,2022年GDP总量296.61亿元。宁江区位于松原市中部、松花江南岸,为微波状台地平原地貌地势平缓,二道松花江和松花江穿境而过,属草甸草原植被、沙丘疏林草原植被和湿生草甸植被,油气资源、矿泉水资源丰富。与扶余市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、肇源县(大庆市)交界。
过境交通线路:铁路(长白乌铁路、松陶铁路)公路(松原绕城高速、大广高速、珲乌高速、203/302/503国道、514省道)

宁江区
宁江区古属秽貊、扶余国,唐朝时期属渤海夫余府;明初属兀良哈三卫蒙古族人居地,后属科尔沁蒙古;嘉庆年间属伯都讷厅,光绪年间为新城府。民国初年改为新城县、扶余县属黑嫩省。1949年划归吉林省,1955年属吉林省怀德专区,1958年改属白城地区,1987年为扶余县级市,1992年改为松原市扶余区,1995年更名为宁江区。
主要景点:松原市博物馆、哈达山水利风景区
扶余市
松原代管县级市,下辖5个街道、12个镇、4个乡、1个民族乡(三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),另辖2个乡级单位,总面积4658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47.51万,2022年GDP总量161.9亿元。扶余市是古代夫余国的发源地、是连接吉黑两省的节点城市,位于松原市西端、松花江南岸、拉林河西南岸,属嫩江、松花江冲积平原,较大湖泊14个,土壤肥沃,油页岩、页岩气储量丰富。属两省四市交汇地带,与宁江区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、农安县(长春市)、德惠市(长春市)、榆树市(长春市)、双城区(黑龙江省哈尔滨市)、肇源县(黑龙江省大庆市)交界。
过境交通线路:铁路(京哈电气化铁路、哈大高铁、松陶铁路)公路(京哈高速、铁科高速、102/503国道、301/514省道)

扶余市
扶余市因古代扶余国的发源地而得名,唐朝时期为渤海国夫余府;明初为撒叉河卫,后金称伯都讷站;康熙年间称伯都讷副都统驻伯都讷旧城,光绪年间伯都讷厅升改新城府,驻新城,与伯都讷副都统同城,宣统年间裁撤伯都讷副都统结束旗民分治。民国初期为新城县,因与河北、山东等省新城县重名改称扶余县隶吉林省滨江道,1947年属嫩江省,1949年划归吉林省。1987年为县级市隶属白城地区,1991年改隶前扶开发管理区,1995年重新设立扶余县注三岔河镇,2013年成为县级市由吉林省直辖、松原市代管。
主要景点:万善石桥、慈云寺、大金得胜陀颂碑、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、石头城子古城址、前伯都古城遗址、珠尔山
特产和民俗:扶余四粒红花生、江边鸭蛋
乾安县
下辖3个街道、6个镇、4乡,总面积3616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20.55万,2022年GDP总量83.12亿元。乾安县是中国仅有的一个村镇地名称谓用《千字文》依序择字取名的县,素有“井字方”之称。位于松原市西部、松花江和嫩江汇合处以南,地势平坦,无山川、丘陵和河流,林木稀少,地下水资源丰富,油气资源储量可观。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、长岭县、通榆县(白城市)、大安市(白城市)交界。
过境交通线路:铁路(通让铁路)公路(铁科高速、503国道)

乾安县
乾安县取自“县境位省垣西北属于乾方故曰乾安,并有借蒙地以安民之意”,古为东胡、鲜卑、契丹等民族的游牧地,清朝和民国初年为内蒙古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属地,1926年张作相与哲里木盟盟长、郭尔罗斯前旗蒙王齐默特色木丕勒磋商,勘放旗属西部荒地,并设官治理,1928年我乾安设治局,1933年改为县。抗战胜利后划归辽北省管辖,1948年划归嫩江省直辖,1949年划入吉林省。1954年隶属白城地区,1992年改属松原市。2020年设立荣业、驰誉、如松3个街道,乾安镇驻地迁至陶字村。
主要景点:大布苏泥林、云腾广场、千字文广场、乾安公园
特产和民俗:乾安糯玉米、乾安羊肉、乾安黄小米、乾安红辣椒
长岭县
下辖3个街道、12个镇、10个乡,1个园区和7个国营农林场,总面积5736.3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45.16万,2022年GDP总量163.9亿元。长岭县位于松原市南部,是农林牧综合发展的县份,硅沙、油母页岩、煤炭、天然气储量可观,风能资源充足。属两省区五市交汇地带,与乾安县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、农安县(长春市)、公主岭市(长春市)、双辽市(四平市)、科尔沁左翼中旗(内蒙古通辽市)、通榆县(白城市)交界。
过境交通线路:铁路(通让铁路)公路(大广高速、双嫩高速、长太高速、203/231/334国道、106/303省道)

长岭县
长岭县因因位于松辽分水岭上得名,在唐朝时期属河北道松漠都督府辖;明朝至清初为蒙王兀良哈领地,后封为扎萨克辅国公牧地,属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辖,1908ian根据徐世昌建议设长岭县。民国初期划归吉林省西南路道尹管辖,1946年隶属辽西省二专署,1949年划归吉林省。1956年隶属吉林省白城地区,1992年7月划归松原市管辖。1994年利发盛、永久、流水3个乡改为镇,2002年新风乡划归太平川镇、七撮乡归北正镇管辖、广太乡划归长岭镇,2005年永升乡划归大兴镇、十家户乡划归前七号镇、双龙乡划归流水镇、二里界乡划归新安镇、龙凤乡和东六号乡划归长岭镇、六合元村划归太平川镇,2020年设立长盛、长治和长久3个街道,长岭镇驻地迁移至山湾村。
主要景点:龙凤山、龙凤湖、腰井子保护区、长岭县龙凤湖湿地保护区、南城子石刻群
特产和民俗:三青山粉条、炭泉黑豆、炭泉小米
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
是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,下辖3个街道、9个镇、13个乡、16个国有农林牧渔场,总面积7000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40.74万,2022年GDP总量167.2亿元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松原市中南部、松花江西南岸,地势平坦属沿江冲积平原,辖区有3条河流和大小湖泊27处囊括查干湖大部分水域,经济植物品种繁多,石油、矽砂、膨润土、矿泉水储量较丰富。属两省四市交汇地带,与宁江区、扶余市、农安县(长春市)、长岭县、乾安县、大安市(白城市)、肇源县(黑龙江省大庆市)交界。
过境交通线路:铁路(长白乌铁路、松陶铁路)公路(大广高速、铁科高速、珲乌高速、松原绕城高速、203/302/503国道、303省道)机场(松原查干湖机场4C级)

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
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源于蒙古古部落名“豁罗剌斯”的译音,意为“江河”。再先秦时期为秽貊地,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属夫余国,唐朝时期属渤海国夫余府;明初为木华黎的后代纳哈出所控,后属朵颜三卫,嘉靖年间属科尔沁部;清初为乌巴什之孙(奎蒙克塔斯哈喇五世孙)固穆所辖,之后属于哲里木盟十旗之一统属于清朝理藩院。民国初期属哲里木盟,抗战胜利后隶属吉江省成立郭前旗,1949年划入吉林省。1955年撤销郭尔罗斯前旗建制成立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,属白城地区管辖,1992年划属松原市。
主要景点:查干湖(是全国六大淡水湖之一,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)、成吉思汗召、齐默特色木丕勒旧宅院、满蒙文碑
特产和民俗:蒙古族馅饼、全羊大筵、乌力格尔曲艺、查玛舞、安代舞、蒙古族盅碗舞、马头琴